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何宁(北京)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评论】画“错”的艺术 画不错的灵魂

2014-10-29 16:20:50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钱彬
A-A+

  艺术“发情”期,从迷失到坚定

  出国前,何宁的画风既不在学院派的体系里,也不属于中国当时的现代绘画派系之中,他更像一个独行者,默默地寻找着前行的方向。直到有一天,一次洒脱的大西北旅行打开了他的心扉。何宁抵达了祁连山的最高处,望着几乎伸手可及的连绵雪峰,他感动得无法自己,也因此打开了他创作的激情,一组《塞下曲》应运而生。一位作家朋友这样开玩笑说 :“看来这小子画画的发情期到了”。

  随后,何宁出国留学,先到音乐之都维也纳,后又辗转美国。不久成为佛罗里达一家画廊签约的代理画家。“我总觉得要找到艺术灵感的‘根’,不能再吃老本,在美国还一直画中国的题材。”于是,他深入美国的印第安土著部落保留地收集创作素材,创作以印第安人为题材的作品,获得了美国画廊和客户的极大好奇与赞赏。

  可是,何宁还是陷入了迷茫,“我觉得我画不下去了,因为所有我看到的、让我激动的这一切其实并不属于我,这份激动是猎奇的,并没有得到我内心中真正的认同。”再次迷失方向的何宁选择了离开,从纽约搬去了洛杉矶,而此时的他心里只想着 :实实在在地卖点画活着吧。

  也许就是因为这次坎坷,何宁迎来了转折。1997年,他收到了来自犹太社团的作画邀请,原来那年正逢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第一次世界代表大会召开一百周年,第二年又值现代以色列建国五十周年纪念。于是本就喜爱历史的何宁答应了下来,创作了大型画作《1897年瑞士巴塞尔 :赫泽尔在第一届世界犹太复国主义代表大会上致词》与《1948年特拉维夫 :本-古里安庄严宣布以色列建国》,以及百余幅犹太先驱人物的素描肖像,这些作品被作为犹太纪念活动展的一部分在北美16个城市巡回展出。从此,何宁便与洛杉矶犹太社团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并长期致力于犹太题材的艺术创作。

  归国拾旧梦,再现《中国史诗》

  2003年,何宁回到国内,依然对历史题材偏爱有加。其实自幼喜欢中国历史、诗词与书画的他,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尝试以西洋和现代的手法表现中国古代题材,只是这些尝试由于当年出国留学而中断。不过,在受到上世纪捷克大画家阿方索?穆夏用十八年的时间创作出二十幅《斯拉夫史诗》的启发后,何宁终于下定决心,于2008年起开始了《中国史诗》素描组画的创作计划。话说回来,如此浩大的主题将如何驾驭?何宁为我们做出了解答,“我创作《中国史诗》不是单纯地去图解中国历史,而是更愿意依照自己的喜好选择题目并做适度的演绎与发挥。并不是所有的历史故事都适合用绘画形式表现的,我所描绘的是我个人对于某段历史的偏爱,有些是为了表现我们民族那些失去了的珍贵的东西”


作品《赵氏孤儿》


作品《陈桥兵变》局部

  采访中,何宁为我们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史记》中“如姬窃虎符助信陵君救赵”,信陵君的宾客侯嬴献计,最后守诺自杀,用死来佑护信陵君的冒险犯难。古人的“义气”令何宁动容,因为这是一种在现代社会几乎已经消失了的精神——一诺千金,视承诺重于生命。

  目前,《中国史诗》第一部分20幅中的17幅已经在2010年由天津杨柳青画社列入“著名画家素描作品精选”系列,以《何宁素描艺术》的标题出版。当然,何宁也会继续画下去,未来的总数可能是三十幅,四十幅,甚至更多。

  萧萧易水,旨在性情中

  何宁的绘画重视画面的构成,“我特别喜欢平面构成的东西,往往在处理三维空间的构图时,会按照平面构成的方法去解决。”所以,何宁在创作《中国史诗》时,真正的大心思并没有花在人物形象上,而是花在了每一幅画面的场景结构——即所谓“史诗风格”上面。

  在创作《萧萧易水》的过程中,荆轲和燕太子丹的关系和荆轲该如何举杯的动作就让他烦恼了好一阵。他说,“当时我怎么画都有一种‘心里有话可嘴里却说不出来’的烦恼,就是无法表现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气势。一天走在大街上,我偶然瞥见一家关了门的小服装店的橱窗里有两个人体模型面对面堆放着。我脑子里灵光一现,构图和造型上的困惑得到了解决,在最后完成的画面上,送别被描绘成一种仪式,画面的中心部分人物面面相对,将酒杯高举过头,既体现出了悲壮的场景,又符合我将画面设想为歌剧舞台,画中人物便是出场表演的演员的设计。”

  何宁更追求画面的生动,这种生动不是指人物、景物的“活灵活现”,而是尽量保留住画面创作时的过程感。画错了,擦去重来,不对,又擦去,那些一遍又一遍的笨拙和犹豫所留下的痕迹都成了最后定稿的衬托,从而沉淀为作品丰富与厚重的绘画性。何宁认为,一位好的画家,应当是一个懂得如何珍惜与保留画面上的错误,甚至是懂得如何在画面上“创造”出错误的人。就像他说的那样 :“宁可画里充满了错误,也不要舍弃那些生动的东西。”

  艺术多元化,创作遍地开花

  由于何宁近十几年来一直应邀与美国的犹太媒体和社团合作创作犹太历史与现实题材作品,对于犹太民族的历史非常熟悉。2005~2007年,受上海虹口区政府有关部门邀请,何宁参与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重建的策划和设计工作。而后至今,何宁一直为纪念馆进行着艺术咨询的工作。

  与此同时,何宁又是一位有着多方面才华的艺术家,他于2005年创作的长篇小说《米拉尼的小提琴》,不久前与美国好莱坞的电影人达成合作,即将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


作品《萧萧易水》局部


作品《宋太宗毒杀李后主》局部

  何宁创作的大型油画《1948年特拉维夫:本-古里安庄严宣布以色列建国》、《1987年瑞士巴塞尔:赫泽尔在第一届世界犹太复国主义代表大会上致辞》

  何宁访谈

  《胡润百富》:很多海外归来的艺术家,回国后都会遇到一定的困惑,比如 :国内市场与海外市场很不同,国内外收藏者的喜好不同等,他们有些甚至因此会调整自己的画风,对此您怎么看?

  何宁 :画家调整自己的画风是可以理解的。每个人都生活在无法回避的文化生态环境里,你的作品不可能永远封存,终究还是要拿出来给他人欣赏。我不相信会有一个艺术家清高到为了保持自我而去漠视这个社会。至于怎么调整,除了艺术家自己个人的喜好与修养,其实还取决于许多偶然的机遇与因素。

  《胡润百富》:在艺术史上,有没有您欣赏的艺术家?或者是画作风格?

  何宁 :画家在不同的探索和发展阶段,会喜欢不同的艺术家,我先后喜欢过许多人,但伦勃朗则始终是我最为欣赏的大师,尤其是他的铜版画。“不顾一切,充满了错误,还一直画下去。”就是这种奇妙的感觉。而伦勃朗作品的宏伟气派,其实是离不开这些“错误”的一本伦勃朗素描和版画集便一直放在我的手边,那是我的圣经。

  《胡润百富》:您现在的创作风格不再像犹太题材那样色彩丰富,而是直接用以前在人物写时才用的素描手法,这是出于何种原因?

  何宁 :我向来偏爱色彩单纯的东西,很早就有用素描进行主题性创作的念头。素描不应仅仅是美术学院里基本功训练的手段,也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我非常重视它本身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单色画呈现的魅力。

  《胡润百富》:请简单描述一下您所理解的“艺术中的自己”?

  何宁 :俄国诗人叶赛宁论及马雅可夫斯基的时候有这样一句话,“他是个为了什么而写诗的诗人,而我是个由于什么而写诗的诗人。”所以,自然流露与表达,不要刻意去追求“艺术  中的自己”,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你“由于什么”而画,你就有什么样的“自己”。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何宁(北京)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